
在60岁这个年纪,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已经退休了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从这个年龄段开始,人的心态会发生一个很大的转变。
首先,在这个年龄段,人基本上都已经进入退休状态。他们不用再像年轻时那样拼命工作,终于可以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。
在这种情况下,很多人可能都会有一点不太适应,远离了原来的工作圈,也不会再通过工作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。
此外,在这个年龄段,子女也已经基本独立,组建家庭,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生活。很多老年人都会觉得特别孤单,社交需求可能也会增加。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和他人社交来排遣内心的寂寞,也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仍然年轻。
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,适量的社交活动会给老年人的心态带来积极的影响。
不过,并非所有的社交都是值得鼓励的,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。因为到了这个年纪,人的精力和时间都变得非常有限。
高质量的、双向奔赴的社交才是值得维持的,而那些低质量的社交只会消耗人内心的能量,反而会得不偿失。
因此,到了60岁这个年纪,这4种人也就没必要见面了,这是老祖宗的训诫,一定要牢记。
一、和自己关系不好的人
在这个世界上,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。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石头,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人。因此,在和其他人接触的时候,人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和自己不对付的人,可能是亲戚,也可能是同事。
在这个时候,很多人可能就会说:“这个人和我磁场不合。”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,人们又不得不和这些人维持表面上的关系。
甚至有一些人还会寻找自己身上的问题,想要和对方维持良好的关系。
其实,在60岁之后,这些事情都是没有必要的。
由于人与人之间的生长环境和成长时代的不同,每个人的世界观、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,每个人的性格也完全不同。
因此,面对同一件事情,很多人会产生不同的看法,人与人之间也容易产生分歧。
有人认为旅行是一种修行,有人却认为旅行是浪费时间,相对于旅行,他们更喜欢在家看电视。
这些事情其实没有对错之分,只不过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的观念上的差异,这是很难改变的,已经融入每个人的血液。
因此,60岁之后,已经没有必要和这些相处不来的人保持联系了,谁也没必要讨好谁,过好自己的生活比什么都强。
二、虚伪的亲戚和朋友
人生在世,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虚伪的亲戚和朋友。他们看上去好像非常好相处,但这只是在有求于人的时候。
一旦对方不能为自己提供一定的利用价值,那么这些人很快就会换上另一副嘴脸。
有些人可能不懂得如何拒绝这些人,还有一些人则比较看重感情。他们不想因为一些小事和亲戚朋友发生矛盾,也不愿意对自己产生负面印象。
因此,即使他们内心已经非常讨厌这些人,也无法和这些人切断联系。
很多人一辈子为面子而活,很多人到最后一刻都不明白,面子其实是一种很虚无飘渺的东西,有时候为了面子,人可能会牺牲很多其他更重要的东西,这是得不偿失的。
60岁以后,一定不要再和虚伪的亲戚朋友见面了。在感情这件事上,只有双向奔赴才是有意义的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,也需要互相尊重和付出。
如果只是单方面的付出,那就说明对方根本没有把你放在眼里,这样的社交是毫无意义的,还会消耗内心的能量。
三、心态不好的人
每个人都更愿意和积极向上,阳光乐观的人交朋友,年纪大了以后就更是如此。
在埃里克森人生八阶段论中,埃里克森提到,到了60岁这个年纪,人将要开始和衰老进行对抗。
